内容显示页
 您所在的位置: 校园文化专栏

网络中国节·端午
时间: 2023-06-25

浓情端午 家国情怀

又是一年端午时。吃粽子、赛龙舟、束艾叶,人们通过代代相传的习俗,追念古代先贤,承继优秀传统文化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,端午节历经千年沧桑,各种习俗也有因革损益,但其内涵的家国情怀始终是其一以贯之的内核。

节分端午自谁言,万古传闻为屈原。堪笑楚江空渺渺,不能洗得直臣冤。这是唐代诗人文秀的《端午》。端午节虽然没有明确的肇始日期,但人们始终将屈原抱石投江的故事与端午节紧密联系在一起。两千多年来,屈原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我们中华民族不断向前。

屈原出生于楚国,与楚王同姓,对楚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感情。他把个人和祖国联系在一起,忧虑的永远是国家的前途:岂余身之惮殃兮,恐皇舆之败绩。他了解民生各有所乐兮,余独好修以为常,深情地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。历代的人们,都将屈原看成心忧家国、情牵百姓、勇于探索的代表。

千百年来,家国情怀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,炎黄子孙薪火相传。从杜甫的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,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,再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。虽岁月流转,世殊事异,中华传统文化中深蕴的家国情怀从未改变。屈原心忧家国、情牵百姓、勇于探索、清正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髓,成为世世代代中国人的人格标尺,并在潜移默化中给予中华儿女最磅礴的力量。